成语意思:瞠:瞪着眼睛。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
成语出处: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31回:“桂芳与文炜听了,不由的瞠目咋舌者,竟不知于冰为何如人。”
成语意思:垂:将,快要;暮:晚,老年。快要到老年。
成语出处:宋 张元干《庐川词 醉落魄》:“年华垂暮犹离索。
成语意思:迟暮:黄昏,比喻晚年。指人至老年。
成语出处: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三回:“年兄之论固正,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,当此严冷之际,塞外驱驰,良不容易。”
成语意思:指人到了晚年。
成语出处:清 无名氏《说唐》第十回:“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,眼中流泪道:“我儿,我残年暮景,喜的是相逢,怕的是别离。””
成语意思:犹言朝秦暮楚。比喻反复无常。
成语出处:清·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·孟子·公丑下二》:“乃游士之失守者,唯恐不得为臣而蚤定臣礼,于是晨秦暮楚,无国而不为臣,无君而非其君。”
成语意思:形容神貌呆笨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小虫伏不动,蠢若木鸡。”
成语意思:重生:再一次获得生命。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;多指救命恩人。
成语出处: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你是我重生父母,再长爷娘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莽撞蛮干。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太玄·难》:“次八,触石决木,维折角。测曰:触石决木,非所治也。”范望注:“以弱治刚,故非所任也。”
成语意思:仰慕、怀念友人
成语出处:唐 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?”
成语意思:怵:恐惧;刿:刺伤。看到某种事物或景象使人痛心
成语出处:宋·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:“陶潜谢脁诗皆平淡有思致,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。”
成语意思:朝野:朝廷与民间;侧目:不敢正视。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。形容权势大令人生畏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权尊势忠,朝野侧目。”
成语意思:木:树。编草为衣,以树木果实为食。形容衣食简单,生活清苦
成语出处: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。”
成语意思:疮痍:创伤;弥:满。比喻触目皆是天灾人祸,穷困流离,民不聊生的景象
成语出处:李大钊《大哀篇》:“大乱之后,满地兵燹,疮痍弥目,民生凋敝,亦云极矣。”
成语意思:粗:大略;眉目:比喻头绪。刚刚有点头绪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77回:“办理粗有眉目,即回京复命去了。”
成语意思:疮痍:创伤;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。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。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破凄凉的景象。比喻遭破坏的程度极为严重。也作“满目疮痍”。
成语出处:清 李渔《风筝误 和鹞》:“征鼙聒耳乡音杳,疮痍满目亲人少。”
成语意思:重足:双脚并拢;侧目:斜着眼睛。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今天下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矣。”
成语意思:暮:傍晚。佛教规矩,寺里晚上打鼓,晚上敲钟。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。
成语出处:宋 陆游《短歌行》:“百年鼎鼎世共悲,晨钟暮鼓无休时。”
成语意思: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,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。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子路曰:‘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,见之而不言,何邪?’仲尼曰:‘若夫人者,目击而道存矣,亦不可以容声矣。’”
成语意思:杜口:闭口不言;木舌:结舌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比喻缄口不言,形容不敢说话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忠臣惧死而杜口,万夫怖祸而木舌。”
成语意思:侧目:侧目而视。在路上相遇,不敢交谈,以目示意。形容政治黑暗暴虐
成语出处:《元史·阿鲁诨萨理传》:“所在囹圄皆满,道路侧目,无敢言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