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:按纳:克制。指激动、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不想遇着许仙,春心荡漾,按纳不住,一时冒犯天条。”
成语意思:按捺:抑制,忍耐。无法抑制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3卷:“舜美身心按捺不下,急忙关闭房门,径往夜来相遇之处。”
成语意思:按捺:抑制;克制。指激动、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。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不想遇着许仙……按捺不住,一时冒犯天条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成语出处: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折:“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,那西施半筹也不纳,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。”
成语意思:纳:入,进来。关上门不让人进来。
成语出处: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十四:“欲入城则闭门不纳,将入山则又与贼遇。
成语意思:形容古树干高耸云霄、根盘曲石隙之雄姿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》:“厅前多古树,有拏云攫石之势。”
成语意思: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。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
成语出处: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三折:“怎知道被禅师神挑鬼弄,做一场捕影拿风。”
成语意思: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七回:“凡汉东小国,无不称臣纳贡。”
成语意思:垢、污:肮脏的东西;纳:容纳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;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。也作“藏污纳垢”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成语意思:亦作“出内之吝”。舍不得拿出去,出手小气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尧白》:“子曰:‘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内之吝谓之有司。’”
成语意思:婀娜:轻盈柔美;妩媚:姿态美好。轻盈柔美的姿态
成语出处:曹靖华《小跋》:“一串串盛开的藤花,满吊枝头,迎风摇曳,婀娜妩媚。”
成语意思:谓难以接受。
成语出处: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诗文涩体》:“其《新唐书》好用僻字涩句,以矜其博,使人读之,胸臆间格格不纳,殊不爽朗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你这孩子,才叫他娘的‘狗拿耗子’呢!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。”
成语意思:经过瓜田,不可弯腰提鞋;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成语意思: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成语出处:《艺文类聚》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成语意思:革:革除;拿:逮捕。革除职务,逮捕问罪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上回书交待的是安公子因安老爷革职拿问……他把家中的地亩折变,带上银子,同着他的奶公华忠南来。”
成语意思:垢、污:脏垢;污秽。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。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。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;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;或包容坏人坏事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
成语意思:拿:取。像老虎那样跳跃,像龙那样伸爪抓取。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8回:“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,也是一个个有……虎跳龙拿之技。”
成语意思:掷:挣扎跳跃。指龙虎互相争斗。比喻激烈的搏斗。
成语出处:金 元好问《楚汉战处》诗:“虎掷龙拿不两存,当年曾此赌乾坤。”
成语意思:拉扯牵引,缝补缀合。比喻文章用事过多,反成弊害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·总论》:“遂乃句无虚语,语无虚字,拘挛补衲,蠹文已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