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:指撑持门户。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5卷:“他两人没有嬷嬷,只是盼奴当门抵户。”
成语意思:杜:关上。关上大门,不再打扫庭院路径。指闭门谢客,清静自适
成语出处:《魏书 逸士传 李谧》:“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。”
成语意思:见“杜门晦迹”。
成语出处:唐·杨炯《后周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公杜门屏迹,心不自安,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。”
成语意思:谓闭门修养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答王幼安宣德启》:“杜门面壁,观六十年之非。”又《答廖明略》之二:“衰陋之甚,惟有归田,杜门面壁,更无余事。”
成语意思:支撑门户。谓独立成家。
成语出处:吴组缃《山洪》三:“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,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、二哥共有着。”
成语意思:谓支撑门户,光耀门第。
成语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八八回:“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,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!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。”
成语意思:闭门谢绝宾客。指不与外界来往。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东园》诗:“杜门谢客恐生谤,且作人间鹏鷃游。”
成语意思:见“东门黄犬”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
成语意思:关闭大门,安分守已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光退闾里,杜门自守。”
成语意思:杜门:关门不出;绝:断绝。闭门不出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,平竟自免,以智终,王陵庭争,杜门自绝,亦各其志也。”
成语意思: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
成语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门,我听见,并不惊异。”
成语意思: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。
成语出处:《易·乾》:“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逃遁避世,虽逢无道,心无所闷。”
成语意思:见“遁世无闷”。
成语出处:唐·王勃《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》:“遁俗无闷,因时有待。”
成语意思:屠门:肉铺。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
成语出处:汉·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而西向笑;知肉美味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”
成语意思: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。门生;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。
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,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。”
成语意思:见“遁世无闷”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江淹《无为论》:“欲使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,舒卷随取,进退自然,遁逸无闷,幽居永贞,亦何荣乎?”
成语意思:方便:便利。佛教语,指引人入教的门径,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
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漳州罗汉桂琛和尚》:“所以诸佛慈悲,见汝不奈何,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。”
成语意思:见“分门别户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戴名世《自序》:“其于古人之诗,多能议论长短,分别门户。”
成语意思:方便:本为佛教语;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。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。便利的大门。
成语出处:唐 王勃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:“维摩见柄,盖伸方便之门;道安谢归,思远朝廷之事。”
成语意思: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,法制繁苛,政令不一,使民不知所从。
成语出处:北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刘贲传》:“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,法出多门,人无所措。”